会员登录

  • 个人登录
  • 企业登录
  • 院校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记住密码忘记密码

登 录 立即注册立即注册立即注册

为应届生/求职者提供更多职业选择

为企业提供优秀的毕业生资源

为各大院校提供学生就业的渠道

院校简介

著名的高等学府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市。本部校区地处人民大街中段,净月校区设在风景如画的净月潭旅游开发区。学校占地面积167万平方米,其中本部校区占地73万平方米,净月校区占地94万平方米。

  学校原名东北大学,建校于1946年,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9年定址于长春。1950年,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张学良将军的胞弟张学思为学校首任校长,著名教育家张如心、成仿吾、丁浩川等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职务。现任党委书记杨晓慧教授、校长刘益春教授。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25218人,其中,本科生1471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9864人,外国留学生635人。

  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研究生院,学科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现有23个学院(部),68个本科专业,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不含硕士一级学科覆盖点),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不含博士一级学科覆盖点),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国家985工程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32个“十二五”吉林省一级学科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历史、中文、生物等3个学科是国家文科、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我校学科点覆盖了除军事学和医学以外的11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综合性学科格局。

  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国家级实验室。植被生态科学实验室多酸科学实验室应用统计实验室分子表观遗传学实验室、紫外光发射材料与技术实验室(在建)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生态系统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实验室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动力电池实验室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学校还设有教育部农业与医药基因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在建)、环境保护部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植物基因科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微纳光电材料科学与技术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人类干细胞库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农村教育研究所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在我校设立了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全国妇联在我校设立了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女性研究中心。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东北师范大学研究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教育部东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东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等全国性培训研究机构设在我校。学校还设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和以出版教育类书籍而饮誉海内的高校出版社等。

  东北师范大学拥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在全校1489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51人,副教授522人,现有本校在岗博士生导师350人。有享誉海内外的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和历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7人,“千人计划”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6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

  近年来,学校在“尊重的教育”理念指引下,以教育教学为立校之本,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03年,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人才培养思路,大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开始了新一轮本科教学改革工程。2005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成绩。2007年,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本硕一体的“3+0.5+0.5+2”的人才培养模式,启动了“教育家培养工程”。2008年在教育部、财政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的支持下,学校开始“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建设,把“教育家的摇篮”作为更高目标的追求。为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深化教师教育模式改革,学校在国内率先提出并践行了“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 (U-G-S)三方合作的办学模式,构建了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截至2014年,我校有7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7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以专业思想巩固、基础知识宽厚、教育素质高、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功扎实受到社会广泛欢迎和好评,在基础教育界享有较高声誉,毕业生供不应求。每年有近40%的毕业生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研究生和本校研究生,许多毕业生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就业,还有一批学子出国深造。2004年,学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是全国获此殊荣的四所高校之一。2009年9月,学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学校荣获“2010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2012年再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是至今两次获国务院就业创业工作表彰的两所高校之一。

  学校以科学研究为强校之本,不断推动科学研究向高水平、有特色方向发展。2006年至2013年底,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257项,科研经费总额8.23亿元。其中人文社科领域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及部委重大委托项目92项,自然科学领域承担国家“863”和“973”计划项目、教育部和科技部重大项目117项。2006年以来,CSSCI论文5000余篇,SCI论文数3900余篇,2013年11月《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显示,我校ESI论文被引总次数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33位,篇均被引频次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1位。2001年以来,人文社科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99项,其中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2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12项;自然科学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共86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项。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形成了以生命科学、生态学、教育学、历史学等为代表的、在我国学术界有较高地位的优长学科。细胞遗传学、思想政治教育重大问题、草地生态学、应用数学、多酸化学、功能材料学、环境科学、世界上古、中古史专业已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上有影响的地位。世界文明比较、基础教育重大问题、草地生态、细胞遗传等优势领域的研究都有可喜的进展,并逐渐形成了信息化东北、材料科学等新的研究领域。

  东北师范大学素有“花园式”学校的美誉。夏日的校园,绿草如茵,杨柳依依;冬日的校园,瑞雪飘飞,银妆素裹。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和文体设施建设,新建了一批教学科研和学习生活设施,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舒适环境和良好条件。学校是首批接入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和下一代互联网的高校之一。校园网现有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线出口,总带宽达3.5G,接入用户3万多人。学校通过“数字化大学”建设项目,建成了统一电子身份、统一认证、统一数据、统一支付的系统平台,形成了用网体验良好和应用丰富的信息化环境。其中,功能完备的校园卡系统,可为全校师生提供包括金融消费、电子门禁、考勤、智能控水、图书借阅、网络缴费、体能测试等多种服务。学校建有两座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83万平方米,纸质藏书量约353万册,电子图书134.8万册,阅览座位5154个;有较完善的数字图书馆平台,馆藏各类电子资源187.5T,拥有各种数据库117个,其中自建数据库20个;有近900台计算机供学生检索和浏览网上文献,是国内高校图书馆中藏书丰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型图书馆之一。学校建有自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收藏自然标本近9万件,是面向社会开放,集科普教育、收藏研究、文化交流、智性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博物馆,199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00年被长春市教育委员会认定为“长春市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基地”,2007年被吉林省科技厅认定为吉林省科普基地,同年被共青团吉林省委、吉林省教育厅等7家单位共同认定为“吉林省青少年新闻小记者培训基地”,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10年被国家环保部评为“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学校还建有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旱冰场和国内高校一流的塑胶田径运动场、室内田径馆等。东北师范大学综合体育馆,总建筑面积2.5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由1个能容纳近6000观众的综合比赛馆和9个训练馆组成,是国内高校中功能最全、设施最先进的综合性体育馆之一。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课余活动丰富多彩,经过多年培育,形成了精品化、系列化、学院专业特色化的校院两级校园文化格局,其中“双百论坛”学术报告、“挑战杯”科技竞赛、“文明修身”道德发展、“炫亮东师”原创艺术、“激情年华”精品展示、“学士杯、精英杯”足球、篮球竞赛、学院专业素质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为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2007年1月,学校成功承办了第六届亚冬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这是国内首次由一所大学承办国际性体育赛事开幕式的文艺演出。2012年,学校荣获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甲组二等奖。东北师范大学学子在第九届、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先后喜获理科类和文科类特等奖,实现了吉林省在这一奖项上“零”的突破,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捧得“优胜杯”;在被誉为“中国青少年科技类最高奖”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中,东北师范大学学子连续四届榜上有名;在2007年、2010年、2012年我校三名同学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荣誉称号。东北师范大学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也具有全国性影响,红烛志愿者协会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奖、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并曾3次荣获“全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称号。

  学校注重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已经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4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2000年以来学校聘请了长期外籍专家学者702人来校授课,先后聘请了以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为代表的321名外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近五年派遣教师出国访学、进修,开展国际学术交流达900多人次。近年来,举办了90多个国际性和区域性学术会议,开展了多项重大合作研究,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发展,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和国际知名度。为培养国际化人才,学校每年向国(境)外输送留学生200余人,招收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境)外学生来校学习深造。学校分别在韩国东亚大学、西班牙巴伦西亚大学、美国阿拉斯加大学安克雷奇分校、加拿大圣力嘉学院建立了孔子学院,在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建立了孔子课堂。为进一步推广我校师范教育经验,国家汉办和国务院侨办分别在我校设立了“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基地”、“华文教育基地”和“教育援外基地”。

  建校60多年来,已有20余万名毕业生从学校走向四面八方,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人才。
  迈进新的世纪,东北师范大学正按照“充分彰显办学特色,走强校之路、走开放之路、走和谐之路”的发展思路,积极践行“尊重的教育”理念,坚持教育创新,发展办学特色,提升教育质量,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师范大学。  


专业设置

 思想政治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是全国最早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高校之一。1953年,该学科在时任校长成仿吾主持下开始系统建设。1984年,我校首批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本学科点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2002年、2006年先后两次被吉林省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06年初,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本学科点被评审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同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及本学科点为依托,我校被教育部确定为“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被人事部批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张澍军教授为本学科点的学科带头人。

  本学科经过自觉规划和长期建设,学科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1)凝练形成了理论底蕴深厚、特色独到鲜明、富有时代深意、注重学科前沿、适应实践需要的研究方向。方向1:“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高校德育战略研究”。本研究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理论教育中的重大课题和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研究为重心,深入探讨和研究新时期以来青年学生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理论教育、道德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着重探讨和研究当代高校德育带有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着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和德育理论的整合化、系统化问题。方向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科学体系研究。本研究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规律研究为基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重点,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宏观整体视域下研究各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性及其关系。方向3: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学研究。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着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存在和精神力量,通过人的意识和情感作用而呈现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体系的精神生产过程,揭示现代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新内涵、新价值。方向4: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研究。主要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发展历程及其时代背景条件研究为依托,以调查研究为基础,深入探讨和研究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形式和操作系统。着重研究实践创新过程中带有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着重进行实践创新的理论提升和学科化研究。张澍军教授、王立仁教授、郭凤志教授、杨晓慧教授等为主要研究方向牵头人。(2)学科排名跃居全国第二。该学科点具有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结构与梯次合理较高水平的学术团队,拥有本学科学术造诣较高、有一定影响、国内公认的学术带头人。共有教研人员2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教授1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1人,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 省管优秀专家、省高级专家各1人,省委决策咨询委员1人等。本学科近六年来科研成绩显著。共发表国家级及CSSCI学术论文近400余篇,出版较高水平学术专著20余部,出版教材11部;获全国性奖励1项,获省部级奖励12项。目前承担科研项目共 36 项,拥有科研经费共计400余万元。2009—2010年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二级学科排名,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跃居第二位。

  本学科点今后五年建设的主要目标:(1)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研究领域,经过五年左右的强力建设,在全面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上,至少3-4个研究方向在国内同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或发挥较大影响作用。(2)进一步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提升队伍素质、凝聚优秀人才,建设一支省部级优秀创新团队,为争取建设一支国家级创新团队奠定基础。(3)发挥本学科理论与实践的辐射作用,把本学科点建设成为国家一流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四个基地”,即: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基地、教学改革实验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咨询基地。(4)协调和带动东北地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共同繁荣发展,为国家思想政治学科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是我校优势学科之一。1986年,由著名教育学者王逢贤先生牵头创立并获批教育学原理博士点。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同年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2003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5年,以本学科为主要依托获批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同年,“教育学原理”学科的基础课,柳海民教授牵头的《教育概论》获批国家精品课程。2009年,该学科团队被评为国家优质教学团队。目前,该学科点的学术带头人主要由王逢贤教授、柳海民教授、于伟教授、杨兆山教授等人组成。在校、院的大力支持和学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年时间的重点建设,在学科方向凝练、学术团队建设、教学科研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就,为学科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学科近五年来共获批各层次科研项目80个,科研经费409万元。其中,国家“211工程”、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6项,省级项目28项,校级项目6项。形成高水平的系列化研究成果292项。其中著作32部,CSSCI以上的论文153篇,在《教育研究》、《光明日报》、《课程?教材?教法》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2篇,被《新华文摘》转载8篇,向国家提交咨询报告20余份。该学科点成员五年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49项,其中省部级科研奖励41项。该学科学术带头人柳海民教授2007年获国家普通高校教学名师,2007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各有一位博士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世界史

  世界历史学科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是国家教育部重点扶植建设的学科。1978-1987年间,先后获得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2个博士点和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地区国别史3个硕士点。1988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专业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996年,世界历史学科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被确定为全国高等院校世界历史学科唯一的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世界史学科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历史学科被评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单位;2004年国家劳动人事部在历史文化学院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我校世界史学科顺利通过国家对重点学科在2001-2005年间的建设的评估。在2006年10月出版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6-2007》中,我校世界历史学科在全国61所拥有世界史专业的大专院校排行榜中,位列第1名。该学科学术队伍包括“长江学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

  近五年间,该学科师生已在国内外各层次学术报刊杂志上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17部。申获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规划项目和教育部重大基地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5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奖励17项。荣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篇。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是中科院院士郝水教授建立的我校最早的发展学科之一,是我国国家级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学科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基地,和“教育部分子表观遗传学重点实验室”,2008年该学科获批国家级工程中心“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国家工程实验室”;该学科学术队伍包括“长江学者”2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研究团队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经费近2千万元,在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50篇。

 生态学

  早在20世纪50年代,以祝廷成教授为首的研究组在我国率先开始了东北草原植被的研究,是我国草地生态学的开创和奠基单位之一。该学科的特色研究领域为“草地生态”与“湿地生态”研究,并先后获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保总局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及国家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立项建设支持,扩建了拥有一流研究设备的专业实验室和野外实验站(松嫩草地生态研究站)。在理论研究方面,深化了草地植物种群更新、分解者作用、植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研究;对沼泽湿地植物种群更新及植被-水文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索,开发了河流湿地的生态修复技术;拓宽了理论生态、行为生态及进化的研究。在应用研究方面,针对国家及区域环境的重大生态问题及突发事件,创建了盐碱化草地治理恢复的集成生物生态技术,解决了东北盐碱化草地治理的关键技术难题,在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中为政府应急处理直接提供了必要数据支持和应急处理决策支持系统。

  近五年该学科已获得国家“973计划”等各类课题104项,总经费近1000万元;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共发表论文408篇,其中SCI检索论文7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已获授权4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 


毕业生情况

毕业生情况很好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 招生办

电  话: 0431-85098500

邮  箱: webas5@hebust.edu.cnf

院校网站: http://www.nenu.edu.cn/nenulist.php?cid=4&id=2

院校地址: 东北师范大学教务处招生办公室